<sub id="bprpz"></sub>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mark id="bprpz"></mark></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address>
    <sub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sub>

    <sub id="bprpz"><var id="bprpz"><ins id="bprpz"></ins></var></sub>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G60科創走廊"抱團"壯大知識產權綜合實力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夏勝為 發表時間:12-19 09:09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實施知識產權制度創新,在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聯動發展中,為長三角知識產權更高質量一體化探索經驗

    ——“抱團”壯大知識產權綜合實力

    G60,是一條地理上的國家高速公路。近年來,隨著九城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G60”猶如一個響亮音符,激蕩著廣袤的長三角大地。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包括G60國家高速公路和滬蘇湖、商合杭高速鐵路沿線的上海市松江區,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興市、金華市,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宣城市9個市(區),總面積7.62萬平方公里。G60科創走廊自2016年5月24日啟動建設以來,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世界級產業集群、產城融合典范、一流營商環境,如今已然成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坝埠恕卑l展的背后,是“軟實力”的不斷累積。知識產權工作即是重要體現。第二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論壇前不久在上海市松江區舉行。

    0820221216C_Print-6.jpg

    第二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論壇現場。(G60科創走廊聯席辦供圖)

    跨省協作

    探路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

    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論壇回顧了全國首個知識產權跨區域行政保護中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中心成立一年來的成果。

    去年10月,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意,在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支持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中心在上海市松江區設立,旨在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中“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的建設任務。

    一年來,九城市知識產權局通力合作,建立常態化協商機制、確定年度十項任務、促進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書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協作中心制定《〈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管理規定》,確定并發布了首批重點商標保護名錄,九城市共90件注冊商標和5件杭州亞運會特殊標志納入名錄。

    開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電器和電線電纜類商標保護專項行動,多地協同打擊商標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1件,沒收侵權商品922件,涉案金額48萬余元,罰沒款8萬余元。

    評選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其中松江、金華兩個案例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十大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展現了各城市在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推動2022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助力總成交額突破50億元,促進科創走廊科創成果供需兩端的精準高效對接。

    發布《2021年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發展報告》,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產業專利布局、促進知識產權有效運用提供決策支撐。今年10月編制完成的這份報告披露,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2021年九城市專利授權總量超過51萬件,同比增長27.43%。杭州市、蘇州市、合肥市、松江區在專利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前四,已經形成相對均衡完善的科技創新模式,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各城市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聯動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更加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在長三角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協作、司法保護協同、服務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化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

    制度創新

    拓寬知識產權融資渠道

    制度創新激發活力。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論壇上,《松江區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探索聯動互補風險分擔機制,拓寬知識產權融資渠道。

    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上海市松江區貫徹落實國家、上海市關于知識產權金融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著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發揮金融資本帶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重要作用,制定了《松江區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若干意見》,系上海首個區級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若干意見》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指導思想是聚焦工作機制建設和服務能級提升,強化“政企銀保服”聯動,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服務等工作深入開展,更好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度舾梢庖姟饭参逭露畻l,明確了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分擔機制,完善貸款貼息、保險貼費、風險補償等扶持政策,助力加快建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創新等工作任務。

    《若干意見》明確,實施政策扶持措施,可給予企業最高2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利息補貼、最高20萬元的知識產權保險保費補貼,對出現壞賬、金融機構處置質押知識產權后造成實際損失的,給予一定風險補償。

    優化服務流程,將依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設立辦事事項,設置科學高效的業務辦理流程,暢通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與企業需求的對接渠道,為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

    松江區知識產權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干意見》建立了政府參與,銀行、保險、擔保聯動互補的風險分擔機制,形成“業務聯動、風險分散、統籌實施”的協同模式;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與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科技金融等專項工作相結合,通過實施組合貸款等形式擴大專利、商標質押貸款的規模和受益面。

    《若干意見》還聚焦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鼓勵金融機構探索知識產權質押信貸業務新模式,為科技含量高、缺乏傳統抵(質)押品的中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提供政務服務和政策扶持,將有力促進科技優勢與金融資源有效轉化,引導金融資本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共聯共享

    賦能長三角一體化創新發展

    G60九城市中,我省合肥、蕪湖、宣城在列。近年來,我省明確支持合肥、蕪湖、宣城等G60科創走廊城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建立起全國首個實體化運作的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協作中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長三角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新機遇。在更大范圍,我省積極推動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全方位協同合作。

    2018年,滬蘇浙皖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簽署《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拉開了長三角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的新序幕,我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對標對表,鍛長補短,努力建設創新型知識產權強省,助力推動長三角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踏上新臺階。

    截至2022年9月底,我省有效發明專利13.98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2.9件,有效注冊商標118.1萬件,累計登記作品21.3萬件,累計植物新品種權授權1067件。我省在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與滬蘇浙一同獲評優秀等次,在全國行政保護績效考核中連續3年獲評優秀等次,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居全國第8位,推動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整體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今年9月,2022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論壇上,三省一市知識產權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書2.0》《長三角地區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長三角三省一市知識產權部門在發展共商方面,將進一步構建常態化的共商機制,加強對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建設綱要、規劃的組織實施和協同推進;在創新共進方面,將圍繞新經濟產業和重點產業領域,依托產業園、工業園的技術集聚優勢,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合作培育跨區域高價值專利組合;在運用共聯方面,將推動三省一市現有知識產權運營和交易平臺(中心)互聯互通,整合優化平臺(中心)功能,推進長三角知識產權交易信息共享、聯動發展和交易平臺一體化;在保護共治方面,將探索制定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案件法律適用指南和執法標準,推動落實懲罰性賠償;在服務共享方面,將探索推動長三角知識產權政務申請事項“一窗受理”“一網辦理”“跨省通辦”,實現知識產權咨詢投訴事項“一站解決”,協同建設長三角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省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與滬蘇浙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著力破解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瓶頸障礙,為提升國家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水平貢獻長三角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柳生】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