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bprpz"></sub>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mark id="bprpz"></mark></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bprpz"></address>
    <sub id="bprpz"><listing id="bprpz"></listing></sub>

    <sub id="bprpz"><var id="bprpz"><ins id="bprpz"></ins></var></sub>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用法治填平APP自動續費“陷阱”
    來源::東方網·東方快評 作者:張濤 發表時間:02-10 15:14

    近日,優酷“1元會員”退費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在優酷視頻首頁彈出的“首月1元”彈窗廣告上,有一行小字說明“首月1元/月,后11個月12元/月”,直到點開充值詳情頁面后,才能看到“開通未達12個月,按25元/月繳補差價”的字樣。此事將App自動續費問題再度拋出。不少消費者來電稱,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過“被自動續費”的經歷。(2月8日《法治日報》)

    近年來,App自動續費成為侵犯消費者利益的頑疾。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以“自動續費”為關鍵詞搜索,顯示有10多萬條投訴記錄。一些App在自動續費前并未發出相關通知,消費者只想試用下卻被自動續費,取消訂閱操作步驟煩瑣復雜等問題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付費類APP迅速增加,數字時代的會員經濟蓬勃發展。在許多消費者的認知中,已經接受了“要想完整使用APP,獲得更好體驗,必須購買會員”的消費邏輯。不過,在留住消費者方面,一些APP不是靠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消費黏性,而是設下“連環計”故意用自動續費套路消費者,不僅吃相難看,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根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變相強制消費者自動續費,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有違民事活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和意思自治原則。對于自動續費,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5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由消費者自主選擇;在服務期間內,應當為消費者提供顯著、簡便的隨時取消或者變更的選項,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費用”。然而,近兩年時間過去了,APP自動續費問題并未得到有力遏制。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APP自動續費“陷阱”需要用法治填平。首先,在立法層面,進一步完善自動續費的規范和標準。比如,規定在一級頁面須顯示退訂入口,原有會員到期后才能自動續費,不得提前扣費等,防止APP運營者鉆空子。

    其次,在執法層面,要敢于動真碰硬,以儆效尤。事實上,對于違反自動續費規定,《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有具體的罰則?!胺?、行政法規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職責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钡诂F實中,鮮聞有APP因此受罰。有關部門應加強執法監督,對于APP進行拉網式檢查,查處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起到震懾作用。

    此外,在社會層面,形成“人人喊打”的高壓態勢。各級消協組織不妨積極運用公益訴訟武器,敦促APP運營者合規經營,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各個應用商店平臺加強日常管理,對于存在違法違規情形,損害用戶合法權益的APP,依法依約采取警示、暫停服務、下架等處置措施,使其不敢坑害消費者。

    【責任編輯:柳生】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